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25考研跨考全攻略!盘点广外五大跨考热门专业!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5-17 09:4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少同学可能由于一开始对专业了解不够,读了四年以后发现自己不喜欢本科专业,想通过跨考换一个专业继续学习。
如果大家真的下决心,想要通过跨考来变更赛道,那一定要先把【跨专业】这件事搞搞清楚。

跨考专业和想象的不一样?
大家在选择跨考时,一定要先考虑清楚:“这个专业我是否了解了?”“它的专业课我能否消化?”...
以及在跨考前,我希望同学们能看清:你是为什么想要换专业,为什么跨考。

如果是因为自己非常喜欢另一个专业,想换个职业方向发展,那没问题。

如果只是看名字或者凭感觉就选择跨考某个专业,后期复习起来发现和自己预想的有很大出入,才是真的“进退两难”。
想靠换专业来“脱离苦海”还是有风险的,说不定一不小心还会误入新专业的“天坑”。跨专业这种事情,还是要多谨慎一些。任何一个学科等你钻进去了,都是一样枯燥的、晦涩的,还是要自己多加了解。


广外热门跨考专业
会计硕士:跨考人数最多的专业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会计专业是跨专业人数最多的专业,其中报考MPACC的人数占了44%。很多考研er的本科专业大多为统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市场营销及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度并不算大。

会计学专业的特点就是易获取金融等高成长性行业的工作机会,就业层次、薪酬均较高。

自2012年会计硕士改革试行以来,会计硕士被推向一个更加白热化的阶段,并将继续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

这一方面与适龄人群的基数大和就业压力的增加有着直接关系;另一方面,作为研究生培养的趋势,专业硕士将会进一步扩招,像会计硕士这类注重实务的专业也会继续热下去。

虽然会计学专业本科阶段开设的课程专业性也较强,但相比类似的金融学专业,它更偏向于一种“工具”,涉及分析层面的内容没有金融那么深,因此对数学的要求没那么高,对于经管类专业考生,抑或是本科阶段开设高数课程的小伙伴来说,跨专业考研还是比较容易成功的。

金融学:理工科学生报考最多的专业
跨专业报考金融学的考研er比例几乎和考会计硕士的相同。

最大的区别是,报考金融学的学生中,理工科背景的人数比报考会计硕士的多得多,非理工背景的仅占两成。

金融学是理工科考生经常会选择的专业。他们跨考金融专业的优势,首先在于逻辑思维优势、数学建模能力——现在热卖的基金产品、理财工具、余额宝、百发等,都是建立在数学模型之上,涉及理工科的基础知识。

所以,理工科背景在金融业的优势更多在于对实体经济更好的理解能力,毕竟实体经济大多是建立在物理、化学、IT的基础上的。

目前的银行从业者中有一半人,甚至更多是非金融、经济、财务专业的人员。他们本科专业各异,有计算机、通信、法律甚至机械和物理。

现在备考和在读的金融研究生也有很多是跨专业的,导师们非常欢迎这些跨专业学生。有些金融分析机构招聘时指明要有工科背景的毕业生,他们要的就是工科那种严谨理性的思维和分析。

新闻与传播:跨专业比科班更有优势的专业
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数字:新闻传播学以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3.8%,在所有专业中,排名第30位(仅供参考),高于平均就业率91.5%。

但是,毕业三年内职业转换率高的本科专业中,新闻学以42%排名第二。也就是说,虽然新闻传播学的毕业生找工作比较容易,但在三年内,有近半数选择离开这个行业了。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新闻行业已经不欢迎万金油式的新闻专业毕业生,而需要各种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的毕业生,着力培养专家型的记者。

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网络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在意与自己相关专业和行业报道的专业水准了。

传统新闻学专业学生虽然新闻功底扎实,但缺乏跨行业的专业知识。好比一位缺乏经济学和法律方面的知识的记者,是很难写出一篇有水准的财经报道的。

随着外汇市场、保险业、证券业、金融期货、产权交易市场在我国的迅速发展,现有各类财经新闻采编及制作人员数量明显不足,水平也显得相对滞后,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样,在IT领域,如果同时有一定的工科学科知识背景,报道会更具深度。因此,新闻专业也是在众多跨考专业中,为数不多的跨专业考生比科班考生更有优势的专业。 

法律硕士:最纯粹的跨考专业
法律(非法学)专业研究生只招收非法律专业的本科生,因此法律硕士可谓是最纯粹的跨考军团。除去个人爱好和就业等因素,很多考研er热衷报考法律硕士的原因很简单:不考数学。

对于数学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小伙伴,以及本科阶段的专业培养课程中没有包括数学课程的小伙伴来说,法律硕士是不错的跨考选择。

如果本科学的是外语,优势就更加明显了。同时,法律硕士是全国统考,教育部统一出题,有统一的参考教材,所以无论考哪个学校,复习方法以及参考书都一样,直接打消了跨专业考生的最大顾虑。在各专业考研中体现了难能可贵的公平性。

翻译硕士:最重视英语实用能力的专业
作为一个技术性专业,翻译硕士和其他理工科专业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哪怕你本科不是英语专业,但一样可以英语说得滚瓜烂熟,四六级不在话下;而理工科专业的技术必须通过本科四年来积淀。

教育部颁布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明确提到: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

由此可见,翻译硕士除了需要语言和翻译两方面的技能,还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国家鼓励非外语专业学生报考也是出于这个考虑。

翻译硕士注重实践,如果具有复合专业背景,在遇到相关行业翻译时就具备外语专业学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翻译工作绝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要注重各个领域翻译的专业性。

要想真正达到客户的实际翻译要求,光有文本的正确远远不够,还应在惯用句法、专业词汇等方面都达到相关的专业要求,这就给复合专业背景的译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也是分领域翻译的根源所在。

广外跨考限制
1️⃣会计专业小语种+会计创新班(03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专业多语种+国际新闻传播创新班(04研究方向)、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多语种+国际中文教育(02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多语种+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05研究方向)和法律(非法学)专业小语种+法学(05研究方向)要求报考考生本科主修专业为英语专业以外其他外语语种专业,创新班单独划取复试分数线(不低于国家线)。

2️⃣欧洲语言文学、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数学)和学科教学(思政)等专业只限于相关专业考生报考。


跨专业考研还要注意什么?
要考虑回报率
有些同学感兴趣的专业,可能和自己本身的专业有较大的跨度,比如以前专业较少涉及到数理或实验类。但考研时,会对这些方面有所要求,这时候你需要对自身能力做个评估。
比如,你是否需要较长的时间去学习这类知识,或者,你有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对自己不是很熟悉的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等等。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若自身实力不足,也没有那么多执念,更多是希望提升文凭、有学上的情况下,就不要拍脑门冲热门学校的热门专业。
但你可以多问相关专业的学长学姐,多去主动出击,掌握更多一手的信息去判断评估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进取心才是持久的动力!
兴趣其实是个奢侈品,有人能把兴趣做成自己的事业,当然是很幸福的。但是,大多数人都是在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情之后,不可抑制地去追逐自己的兴趣。 兴趣固然是我们做一件事情最好的导师,但是,兴趣这个东西,它不稳定,而且善变。更多时候进取心、责任和担当才是我们更持久的动力。

“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在有些特定的场景下是正确的,但是离开了场景空泛的说是片面的。它们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选择”正确可以让“努力”更有方向和效率;而只有“努力”才能产生更多的选项。

所以,不能偏废一方,而需要齐头并进,在选择下努力,在努力中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4 下一条

QQ|关注微信公众号|2024年广外考研群|明德尚行教育淘宝店铺|手机版|电话:18819455115|广外考研论坛 ( 京ICP备18034083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798号

GMT+8, 2024-6-1 22:58 , Processed in 0.44139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 Design By Gstudio - CreativeDiscu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