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介绍] 秒懂专业 | 广外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新闻学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7-10 12:2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1、专业介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前身是1997年设立的英语(国际新闻)专业。经过26年的发展,广外新闻学专业为国内外新闻媒体和知名高校输送了众多优秀人才,相继获得“广东省特色专业”“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7年获得省委宣传部与大学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并设立广东省国际传播青年人才培养基地。2020年,新闻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学院获批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学科“中华文化国际传播”,2022年自主设置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二级博士点。

近年来,新闻学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引领,遵循“专业+外语+全媒体技能”的人才培养理念,依托学校国际化特色优势,以建设国际化、高水平新闻传播学科为目标,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跨文化传播能力和全媒体技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专门人才。在2022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广外新闻传播学名列全国第23位。


02、师资力量

广外新闻学专业拥有一支理论功底深厚、专业能力完备、教学经验丰富、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国际化双师型教师队伍。新闻学专业现有教师27名,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8名,博士16名,具备全英双语教学能力者达40%。双师型教师比例超60%,具有海外留学、访学、交流经历的专任教师达80%。

新闻学专业积极发展特色教学团队,成立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教学团队、全媒体新闻实务教学团队、全媒体数字视听技能教学团队、全媒体新闻发布实务教学团队、国际新闻传播理论教学团队等,形成国际新闻教研特色梯队。此外,该专业还聘请了50多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传媒业界精英担任校外导师,紧跟行业一线发展动态。

本专业教师理论功底深厚,科研成果突出。近年来,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多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重大委托项目数十项,出版专著40余部,译著20余部,编写各类教材10余部,发表高水平论文数百篇,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师生情

03、人才培养

本专业突出国际化与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特色,以理论基础和专业实践为立足点,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培养卓越国际新闻人才。

1. 培养基础
本专业在注重新闻学、传播学等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通过夯实实践教学硬件基础,同时引进业界导师和行业专家,以强化训练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学生实践技能,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学院拥有国家级一流课程《国际突发事件采访报道虚拟仿真实验》,建有“融媒体与国际传播”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下设“全媒体创新实验中心”“融合媒体实验室”“(达芬奇国际认证培训中心)”“全媒体影像工作室(网络直播团队)”交互设计实验室”“全媒体创新创业中心”,以及新闻采播实验室、新闻口播实验室、多语种国际舆情分析系统、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等实践教学平台,保证实践课程的开展,提升学生的实操技能,着力培养学生在国际报道、虚拟仿真采访、图片处理、音视频剪辑、特效制作等全媒体实务方面的专业能力。

融合媒体实验室

媒体创新实验室

新闻综合实验室

2. 课程体系
本专业秉承“专业+外语+全媒体技能”的培养理念,坚持理论和实践并重,课程设置上体现全媒体与国际传播特色,主要涵盖新闻传播学专业理论、全媒体新闻实务、国际传播、全媒体技术应用四大板块,核心课程包括: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媒体融合实务、国际新闻编译(英)、对外报道(英)、国际报道研究(英)、国际传播(英) 、中西新闻比较(英)、全媒体新闻采写、全媒体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深度报道、全媒体新闻发布实务、新闻摄影与实践等。

3. 创新班
本专业在教育部、中宣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2.0计划”指引下,自2019年起开设“新闻学(全媒体国际传播创新班)”,培养既精通外语,通晓国际规则,又熟练掌握全媒体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创新班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境内教学与境外学习相结合,实现学界与业界融合,境内外优质资源共享。

2019级新闻学(全媒体国际传播创新班)

创新班参加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创新班学生在进行融合媒体实务学习

石潇玥(上图左一):新闻学(全媒体国际传播创新班)2020级学生,大学前三学期平均GPA:3.86,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演讲比赛、模拟新闻发布会等活动并获奖,荣获广东省教育厅2021年“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摄影二等奖,2022年4月被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录取为“2+2双学位”学生。

4. 实践教学
学院与人民网、新华网、香港中联办深圳联络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广播电视台、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电视台、腾讯网、网易,黄埔融媒体中心、番禺融媒体中心、增城融媒体中心,以及法国阳狮传媒集团等建立实习基地或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拥有7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与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共建“广外——羊晚全媒体与国际传播研究院”,聘请50多位来自新闻媒体、政府部门和各类企业的业界精英担任校外业界导师。同时,通过开办融合媒体与数据新闻、全媒体新闻写作、全媒体视频制作等实践教学工作坊,举行讲好中国故事国际影像大赛、讲好广东故事新闻调查大赛、模拟新闻发布会、广告创意大赛、新媒体技能大赛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新闻学专业2005级校友周强
现任新华社广东分社副总编辑
到校给同学们分享经验


来自CGTN、南方日报、南都周刊、财新周刊的
一线媒体人给同学讲授新闻采写经验及
新闻摄影技巧

04、国际交流

本专业国际化特色鲜明,依托学校“亚洲校园计划”“欧亚校园计划”“国际治理创新班”“面向RCEP成员国的多语种+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等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提供多种境外交换、访学交流和本硕连读项目。包括: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西弗吉利亚大学、南弗罗里达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威斯敏斯特大学、利兹大学、斯旺西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 西悉尼大学、荷兰乌特勒支应用科技大学、芬兰坦佩雷大学、中国香港浸会大学、中国台湾义守大学、中国台湾世新大学等交换交流、双学位, 以及3+1本硕连读项目。学院还与港澳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参与发起粤港澳大湾区新闻传播教育联盟。

刘子津:新闻学(国际新闻)专业2014级本科生,2018级研究生,获校级奖学金公派美国马里兰大学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后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实习

叶展航,新闻学专业2016级学生,曾在美国西弗吉利亚大学交换学习,后在上海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孙婉晨,新闻学(全媒体国际传播创新班)2019级,参加广外-利兹3+1 本硕连读项目

2019年暑期赴澳大利亚的调研团队

访学期间
“国家形象”调研小组采访
Paul Youngbluth教授

2019年暑期
赴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访学三周的老师同学

05、精彩活动

本专业创新教育与行业协同育人模式,通过毕业设计联合指导、订单式培养、实践项目嵌入教学、专题实践工作坊、校外实践导师团队、创新创业孵化等多种模式,探索专业教育与专业实践的全方位多维度可持续协同模式。本专业还开设专家指导工作坊,筹备新闻精品赛事活动,丰富人才培养机制。



2022年第十七届模拟新闻发布会决赛现场图

新闻学专业学生在新传直播团队采访

学生参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学生在曲阜进行孔子文化创新传播调研

06、就业深造前景

本专业就业层次高、就业满意度高。毕业生广泛就职于主流媒体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广播电视台、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南方财经传媒集团、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南风窗杂志、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广播电视台等;网络与新媒体公司如:腾讯、百度、今日头条、网易等;以及党政机关与行业部门,如宣传、公安、医疗卫生等系统;国内外企业,如南方航空、宝洁公司、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从事新闻传播、公关宣传、舆情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处理等方面的工作。

文子欣(左一),新闻学专业2016级曾在
腾讯研发管理部实习,入职宝洁公司

黄嘉悦,新闻学专业2011级
广外-密苏里2+2联合培养项目的首批学生
2015年于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荣誉毕业,目前就职于香港标准普尔全球市场财智。
在校期间,是广外德思英语辩论队第一任队长 ,模拟联合国校队队长。收获包括USA Today, Bloomberg在内的美国主流媒体机构实习offer

马斯特
本科:广外新闻学专业2011级/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双学位
硕士: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平面设计专业
就职于纽约品牌设计工作室
Paperwhite-Studio, New York

另外,还有部分毕业生积极攻读硕士研究生,就读高校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杜克大学、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波士顿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利兹大学、西敏斯特大学、谢菲尔德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爱丁堡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中国香港中文大学、中国香港浸会大学等。

胡俊扬,新闻学专业2015级
曾于伦敦大学学院国际安全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获芝加哥大学博士项目全额奖学金

袁渊(右),新闻学专业2012级
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毕业

曹珊珊, 新闻学专业2015级
就读于谢菲尔德大学数字媒体与社会专业

漆婉容(左),新闻学专业2015级
就读于波士顿大学传媒学院

叶芝,新闻学专业2017级
曾获优秀毕业生奖学金,广外一等奖学金,现于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财经传媒方向研究生,辅修金融学,获入学二等奖学金

07、寄语考生


不管新媒体如何发展,新闻内容生产始终是最重要的压舱石。
——罗彦军,新闻学专业2001级,现任南方日报要闻部主任


作为广外新闻学专业的首批学生,这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自由和开放,对一名学习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希望你们能爱惜和享受这片土壤。
——张志韬,新闻学专业2001级,现任南方都市报视觉新闻中心摄影记者


身处急剧变化的时代,学贯中西的我们可以成为历史这艘巨轮上忠诚的瞭望者。
——张由琼,新闻学专业2002级,现任南方日报视觉新闻部副主任


从笔下到网上,从转型到融合,好新闻的定义没有改变,好故事依然是最大主宰。在南方,在广外,实现专业价值,找到所求。
——陈伟斌,新闻学专业2002级,现为南都新媒体事业中心首席内容官、N视频总编辑


中国逐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需要向世界讲述好“中国故事”。对于广外新闻学子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但机遇大于挑战。新闻和外语是我们讲述“中国故事”应该掌握的两大必备技能。期待学弟学妹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周强,新闻学专业2005级,现任新华社广东分社副总编辑


虽然我从小对英语感兴趣,但我怎么也不会想到我未来的职业是在国际新闻机构中使用这门非母语的语言进行写作,是广外的专业+外语教育让这一切变成可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梦在远方,路在脚下。
——冯梓莹,新闻学专业2010级,现于彭博新闻社香港分社任财经记者


“不为别的,就为青春绽放!广外新闻学专业——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杨剑飞,新闻学专业2002级,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 社团忌太多,阅读忌太少,学好英语是王道!”
——徐阿龙,新闻学专业2008级,现任央视国际视频通讯有限公司,国际新闻编辑


“ 新媒体技能必get,没有养好一个大号,不能毕业喔!”
——陈雪娴,新闻学专业2008级,现任快手科技公关部媒体合作总监


“ 在现场,多记录 "
——黄锦辉,新闻学专业2013级,现任职于南方日报

本专业将大力推进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积极探索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强化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发挥学院在专业改革、课程思政、实践创新、师资队伍、国际合作、培养质量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继续深耕专业国际化特色发展之路,为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我们在广外新闻学专业等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4 下一条

QQ|关注微信公众号|2024年广外考研群|明德尚行教育淘宝店铺|手机版|电话:18819455115|广外考研论坛 ( 京ICP备18034083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798号

GMT+8, 2024-6-3 23:19 , Processed in 0.06917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 Design By Gstudio - CreativeDiscu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