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备考交流] 2015年广外汉硕考研经验贴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28 10:58: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考研终于圆满落幕了,总算没有辜负妈妈对我的期望,也没有辜负自己几个月的努力。关于各科的复习方法,我也是经常在论坛上看前辈们的帖子,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个人经验仅供参考,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undefined

本人英语专业,三跨考生,初试380+    专业一133    专业二 109      英语、政治 70左右      复试70+

专业一:《现汉》的两本书至少看了7遍以上。第一遍先对两本书的内容进行大致了解,第二遍自己总结每一章的概念、要点,做好笔记。网上也有关于每章的笔记,自己不想写的话可以直接下载。第三遍开始理解记忆重点内容,做课后的练习。当然,有些内容并不是看一遍就能理解的,没看懂也不用太着急。第四遍除了加深理解记忆外,之前没理解或者没注意的知识点也要理解识记。第五遍以章为单位进行复习,同时可以在网上下一些配套练习。经过这几个打基础步骤,现汉的脉络基本清晰了,重点也大部分掌握了。再对考纲样题进行分析,每一章对应哪些题型,根据题型有重点的翻书。很多人会认为问答题一般会考黑色粗体的内容,但是今年就是考的量词的种类和意义还有多层定语,所以复习的时候还是要仔细一些。最后,可以下载其他学校的真题来做。对没有基础的人来说,现汉还是挺有难度的,要想拿高分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的学。


专业二:《中国文化要略》知识点特别多,前六章内容还比较简单,从第七章开始就多起来了。填空选择的部分,可以下载一份专门的填空题来做。问答题,除了课后的几个问答题外,那些看上去有可能做问答题的内容也要记。对整本书都要有一个大致的记忆,今年中国文化的问答题就考了孟子和荀子的核心思想,课后问答题中并没有这道题。《西方文化概论》我只看了第三章,这本书网上也没有什么资料,所以只能凭感觉制定复习计划。一个重点是课后的习题,另一个是每一节的小标题,围绕每个小标题需要记忆一些什么知识点,或者是历史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对外汉语教学入门》这本书也没有参考资料, 我复习的时候主要看了前篇,因为看了之前的帖子说中篇不怎么考,后篇主要是写教案。但是,这次考试中篇的内容也考了,我没答出来。复习的时候也是自己把每章的概念和重点总结出来,然后背诵理解。今年的问答题并不像样卷的那么简单考一些概念性的问答题,而是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的案例。关于教案,我反正不太会写,在考前我把每种课的教案都写了一遍,但是考试的时候还是不会写,差点没写完。

政治:政治没有报班,买了大纲解析,配套1600题,肖秀荣考前预测4套和20天20题。每天根据计划看大纲解析,做选择题。大纲解析看了两遍,配套练习做了3遍。考研的时候看周围的人都买了风中劲草,自己也想买的,但是一想反正都是别人画的重点,跟大纲解析上的还不是一样就没买了。20天20题还是挺好的,最后几天我一直在背这本。

英语:因为是英语专业,基本没怎么准备。买了考研一号的真题,做了两遍真题,所以考的分数也不高。

复试:复试分数不高。听说有80+的高手。我的复试笔试在及格边缘徘徊,广外的笔试要是不及格是不能录取的,所以还是要好好准备一下。面试就是个人运气了,内容请看复试题目贴,各种问题都有。有一点很关键,中文面试自我介绍的时候千万不要透露自己不熟悉内容,很有可能老师会针对你的自我介绍提问,要是不知道回答的话,就悲剧了。

从9月份正式开始准备到考试,其实我也没有像很多考研人那么起早贪黑的学习。但是,不管起得早还是迟,都要有自己的学习计划,考试之前完成几轮复习,每天上午下午要看什么书,每天看几页,自己都要安排好。关于样题,其实我自己在复习的时候也有疑问,总觉得样题上的内容跟书上的内容不一样,会不会到时候考试考很多课外知识。于是下了很多课外的资料,也没时间看,搞得自己很紧张。最后考试的时候,发现题目全部都是书上的,所以关键是把这几本书复习好。附上我自己找的一些资料。文件太大传不了

最后,未来的你们也加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4 下一条

QQ|关注微信公众号|2024年广外考研群|明德尚行教育淘宝店铺|手机版|电话:18819455115|广外考研论坛 ( 京ICP备18034083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798号

GMT+8, 2024-6-2 04:05 , Processed in 0.06072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 Design By Gstudio - CreativeDiscu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