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备考交流] 考研新传:民族志与网络民族志核心概念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10-6 14: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族志和网络民族志作为考研的一个知识点不能忽视。今天帮帮就把一个完整的民族志和网络民族志的题目给大家参考。同时也提醒大家,定性研究对于传播学名校同学而言,绝不能忽视!

  1.民族志方法源自于文化人类学,也称田野调查法或者是人种学方法。

  2.研究者通常采取参与观察的方式,深入到某一特定团体的生活中,持续一段时间,从而询问或观察所发生的事件,以内部的观点对其意义进行说明。

  3.如果从研究的历时性来考察,它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择分析对象;第二,提出民族志问题;第三,通过参与性观察,个案访谈等形式搜集民族志资料;第四,进行民族志分析;第五,得出民族志结论。在此之后,经过反思,进入新一轮的第二项到第五项的研究。

  4.民族志研究方法有三个原则:第一,从广义来说,民族志研究关注所有的文化形式,包括日常生活、宗教和艺术;第二由于研究者本身就是最基本的研究工具,因此必须进行长期的参与观察;第三,必须采用多重资料收集法,必须核实观察中发现的资料。

  5.民族志有如下特点:

  (1)研究者个人作为研究工具。

  (2)研究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即研究本身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

  (3)强调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而不是寻找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4)采用归纳法而非演绎法。

  (5)研究环境是事件和人类活动的自然情境,而非研究者为中心或者被制作出来的人工环境。

  (6)重视研究者对自己的反思,以及研究者与参与者(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

  (7)主要以文字而不是数字的形式发表研究结果。

  (8)民族志方法重视意义的理解而非预测,研究者对研究过程和参与者(被研究者)的“控制”也就相应减少,甚至不存在。

  (9)研究者很少依赖某个单一的研究方法,而是将各种方法的结合。

  6.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大量“网络社区”(或是“线上社区”)的涌现,为民族志研究带来的新的对象,因此,“网络民族志”应运而生。库兹奈特定义它为“一种专门的民族志方法,应用于当前以计算机为中介的社会世界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事情。”“网络民族志是基于线上田野工作的参与观察”。对于具体的研究方法上看,一是以英国社会学家海音(Hine)为代表的“混合派”,强调线上线下两个世界的日趋交融,另一派则以库兹奈特为代表,聚焦于对线上社区和线上文化的研究。

  7.互联网民族志的几个注意事项:互联网民族志的核心方法是参与观察——研究者沉浸在研究田野中,与研究对象互动、对话。网上进行访谈和分析网络文本并不等同于田野调查。网络的匿名性让互联网民族志者很难确认被研究者的身份,这也就意味着网民行动的社会情境及其社会政治经济特征等关键信息的缺失,因此最好与线下访谈结合。互联网民族志者最好进行多点研究以弥补情景单一的问题,从单一网站、游戏、社区、论坛等跳脱出来,构连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

  8.互联网民族志面对更加复杂的伦理问题。由于网络的私人与公共空间混合的属性,透露研究对象信息会给本人带来一定风险。因此研究者应该在研究过程当中展开对伦理问题的反思,并且采取不同的策略以保证研究伦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4 下一条

QQ|关注微信公众号|2024年广外考研群|明德尚行教育淘宝店铺|手机版|电话:18819455115|广外考研论坛 ( 京ICP备18034083号-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3798号

GMT+8, 2024-3-28 19:10 , Processed in 0.05350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Template Design By Gstudio - CreativeDiscu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