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长介绍 我是今年报考广外国际事务专业的一名考生,这一次考研其实对我来说算是高难开局——我的本科并非国关大类的专业,英语水平也仅限于英语四级,除此之外我还已经工作了两年,上班备考,平时备考的时间非常有限,甚至就连下定决心考研也是在10月报名之后。但不管怎么说,最后我还是用“短促突击”的方法和“试水”的心态,打赢了这一次对我来说时间紧、任务重、难度高的“塔山阻击战”,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的“极限操作”。 
择校原因 我报考这个专业有两大原因,一是因为我的兴趣所在,二是受我一位在外省相关院校学习的朋友的影响,所以,虽然我在10月报名后才开始高强度备考,但其实在2024年年初我就已经开始阅读专业相关的书籍了,那时候我倒是没有什么考研的念头,只把这些书当作闲暇时的读物,后来是在因缘际会下走访了几所大学,开始怀念求学的过程,再加上觉得自己的工作无法提升,盼望能够提高自己的学历和能力,才在朋友的鼓励下决定考研。
26广外考研QQ群 553550238
专业课备考经验 我们有两门专业课,分别是国际政治学概论和国际类综合(国际热点问题)。我主要备考的教材是这四本:李少军著《国际政治学概论》(第六版)、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二版)、马工程版《当代中国外交》和朱明权著《当代国际关系史》。
事实上,我们专业参考书只有《国际政治学概论》,同等学力才加外交和当代国关史两本书,但我也把那两本书和国关史一同拿来当作辅助学习的材料了。其中我看《国际政治学概论》是最多的,那时候我坐地铁在看、回到家在看,睡前还看,就像我不会记得吃了多少碗饭一样,我也不记得看过多少遍这本书了,只知道书都给我翻掉皮了。国际政治学概论的重点大概是两部分,一是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三大流派,这些流派的代表思想理论、代表人物和著作都是基础重点知识,一定要牢记;二是冷战之后尤其是当下的政治时事热点,这也和国际热点问题的专业课内容有关系。至于国际热点问题,我当时主要就是自己看新闻然后整理热点问题和找各方观点,并结合专业理论进行分析。
除此之外,我还自主阅读了一些专业相关的著作,并找到自己比较喜欢和熟悉的一本,学着介绍这本书的内容,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潜在加分项,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
 *上图是我用到的专业相关的教材、教辅和看过的几本专业书籍
这里还要提到明德尚行对我的两大帮助:在初试时给我的最大帮助就是明德尚行蓝宝书,我也是在别人介绍下了解的明德尚行蓝宝书。我们专业是新专业,所以只能参照国际关系专业来买,明德尚行蓝宝书最大的好处我认为有两个:一是重点知识整理的比较全和简洁,不需翻书找很久;二是有历年真题整理,我可以通过做真题和总结出现频次较高的题目来加强学习的精准度。
在复试时给我最大帮助是报了明德尚行复试班,我也是为了稳扎稳打而报班的,确实效果非常好,在学姐帮助带领下我老老实实地把复试的重点内容都过了一遍,并在多次模拟中慢慢锻炼起了面试回答应对的能力——关于面试其他要注意的内容,后面会详谈。
 *上图是我整理蓝宝书重要真题的记录
英语备考经验 直言不讳,我英语并不好,因为本科的时候对英语太不重视了,以至于我只有英语四级的水平。当时备考也是时间紧任务重,我能做的就三点:一是背单词,我用的APP是不背单词,我并不会拼写,而是很快的把单词过一遍,只刷个眼熟,大概知道什么词中文意思是什么就足够了,一天大概背半小时左右单词;二是做真题,我做真题重点针对的是阅读,做多了也有规律,我大概是先大致浏览一次,再对着题干在文章里划线找答案;三是抓写作,写作是我最怕的一项,我当时报了不语写作的冲刺班,老老实实跟着学就完事了。
后来准备复试时,我比较担心自己的口语,我结合明德尚行复试班学姐的建议,安排了以下三点:一是继续背单词,并且把一些可能用到的专业单词记下来看;二是每天看两篇global times的文章和外交部发言人公众号的双语版问答,并且朗读出来找语感和练感情,另外还下载了欧路词典APP作为辅助,有不会的立刻查、查后记下,确实极大提升了我的英语阅读能力。
  *上图是我平时看的外交部发言人公众号与global times
政治备考经验 政治这方面我倒是有特殊优势:一是我自己平时就有自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政相关书目的习惯;二是因为我的工作单位有充足的资源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内容;三是我之前备考公务员、事业编的经历也锻炼了我的政治思维与素养。因此我的政治基本没有复习,仅仅是十二月买了肖四肖八看了下大题的思路与可能会是重点的知识点。这一点可能过于特殊以至于没什么参考价值。
但有一点我想提一下,就是我认为政治最重要的其实是思维和逻辑,即能够运用辩证法的思维与高度去分析问题,政治的学习并不是说背多少题目和模板就有用的,庄子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比起背题目和模板更重要的是掌握“道”,也就是底层逻辑,掌握了这一点,就可以做到毛主席说的“分析好,大有益。”
 上图是我看过的一些思政书
复试备考经验 第一,衣着方面 我是建议穿的正式些没错的,表示对面试的重视与对老师的尊重,我当时就穿得很正式,西装西裤皮鞋皮带衬衫领带全部齐了,当然,衣着其实也看个人,因为有些人的气质不适合穿这么正式,搞不好还会弄巧成拙驾驭不住。总之,只要整体衣着风格保持大方得体和正式一些就可以了。
第二,语言方面 说话不要停、不要有无意义的语气词比如“额”“然后、然后”,不要怯场,只要说话能够有条理且流畅就已经超过许多人了。说话就是要熟练,我在考前经常会自己对着镜子或者在房间里演讲,说习惯了就不怕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想一想老师可能问的题目是什么,想一想有哪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会被作为题目,以及我们要如何作答,中英双语的回答都要准备。当然也不用过于紧张,因为英语提问除了专业名词之外,不会使用太高难度的词汇。
 *上图是我复试备考时期在明德尚行协议班的部分笔记和自己整理的英语词汇
提到怯场问题,我发散多说一些吧。说不紧张那是假的,我们只能尽量减少而做不到彻底消灭紧张,我对此有两个建议:一是告诉自己“紧张是正常的,大家都紧张,不要觉得自己紧张就不好”,认识到紧张是正常的这一点,心里的紧张反而会消弭许多。二是摈弃“私心”,我认识一位教演讲的老师说,人演讲紧张是因为人有私心——想露脸又怕丢脸,但我们稍微改变一下心态就可以减少“丢脸”的念头:“我不是来答题的,我是来分享的,分享我对于相关专业知识的个人看法见解,固然台下的老师们都是专家学者,但是我们在知识面前都是平等的”,同样的,正是因为我们在知识面前都是平等的,所以我才应该全力以赴,认真诚恳地答好谈好,这是对自己、对老师们和对知识本身的最大尊重。这就是毛主席说的“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第三,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 坐在我们面前的老师们,哪个不是本行业专业的专家学者?如果不懂装懂,那立刻就能感受到教授、副教授对本科学历的降维打击,而且科研是严肃认真容不得造假的,不懂装懂不仅在知识上会被识破,在品德上也会让自己扣分。如果真的有不懂的,我的建议是三步走:
一,老老实实道歉,表示自己不太熟悉这一块知识; 二,不要彻底放弃,可以尝试提一下“虽然我不了解这块知识,但我愿意尝试用我的已有知识说一下我的看法”再简单回答一下; 三,回答完之后表诚心,表示自己说得不对的请老师批评指正,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会好好跟老师学习。老师们也是能理解的,一个人哪可能面面俱到各方面知识全部都懂?如果全都懂,那还来学习作什么呢?老师们也知道大家的知识水平大概如何,是不会为难人的。
总结 上班备考的难度的确压力巨大,时间不够,精力不够,每天我仅有的可用于学习的时间就是晚上八点之后,为此我不得不大量牺牲我的休息时间和大量使用碎片时间,比如延后到凌晨一点半睡,比如中午不休息,比如在地铁上还在看《国际政治学概论》。
除此之外我还要面对意外的工作任务压力剧增、部分预期时间安排和实际时间有异等等特殊情况,简直是“准备了一桌饭却来了两桌客人”,我对此能做的也只是给自己立军令状“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决心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
备考从来不可能是顺利的,否则那创造历史就太简单了!我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只要同学们能够在敢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同时“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我们的明天必然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